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二次供水臭氧水箱自洁器技术解析(二)

二次供水臭氧水箱自洁器技术解析(二)
更新时间:2025-10-21      阅读:14
  三种臭氧产生技术
 
  上篇文章重点介绍了185nm紫外线灯辐射空气与陶瓷片沿面放电这两种产臭氧技术,本文将深入解析第三种:CD陶瓷板间隙氧气放电产臭氧技术。
 
  CD陶瓷板间隙氧气放电产臭氧技术
 
  01 作用原理
 
  CD(Corona Discharge,电晕放电)陶瓷板间隙氧气放电产臭氧技术是目前工业和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、效率高的臭氧生成方法之一。其核心原理是在陶瓷介质(通常为板状)之间形成一个微小放电间隙,通入高纯度氧气,并在该间隙施加高频高压电场,使氧气分子在高能电子轰击下解离并重组形成臭氧。
 
  02 二次供水领域
 
  氧气作为气源与空气放电不同,使用高纯度氧气作为气源,可以显著提高臭氧的生成效率和浓度,并避免氮氧化物(NOx)的产生,从而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对水质的潜在影响。
 
  在二次供水水箱自洁器中,CD陶瓷板间隙氧气放电臭氧发生器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单元,产生的臭氧气体通过专用的管道输送到水箱中,并通过高效混合装置(如射流器或曝气盘)溶解到 水中,实现对水箱水体的消毒和净化。
 
安力斯板式臭氧发生器
 
  CD陶瓷板间隙放电臭氧产量和浓度很高,使用高纯度氧气作为气源,结合优化的陶瓷板间隙放电设计,能够产生远高于紫外线法和空气沿面放电法的臭氧产量和浓度(可达10-20 wt%,甚至更高),这使得其在处理大水量、高污染负荷或对消毒效果要求很高的二次供水系统时具有显著优势。且无氮氧化物产生,以高纯度氧气为气源,避免了空气中氮气参与反应,从而消除了氮氧化物(NOx)的生成,避免了硝酸腐蚀设备和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。
 
  03 挑战与价值
 
  ◇初始投资高:需配备制氧机、复杂电源和冷却系统,设备成本高。
 
  ◇运维要求高:维护成本高,且对安全性有严苛要求。
 
  ◇出水品质很高:提供最高标准的饮用水,可消毒灭菌,有效去除微生物、有机物和异味。
 
  ◇适用场景关键:特别适用于对水质安全要求很高、处理水量大或水质复杂的环境。
 
安力斯-珠海高栏港项目
 
  结论
 
  二次供水水箱自洁器所采用的三种臭氧产生技术:185nm紫外线灯辐射空气产臭氧、陶瓷片沿面空气放电产臭氧和CD陶瓷板间隙氧气放电产臭氧,各有其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。
 
  ◇185nm紫外线法以其结构简单、无二次污染的优势,适用于小型水箱和老旧水箱二次供水改造,设备空间受限,无法提供机房等二次供水改造的场景。
 
图片
185nm高输出灯管常规尺寸
 
  ◇陶瓷片沿面空气放电法在臭氧产量和浓度上有所提升,适用于中小型水箱。但其对气源干燥度要求较高, 必须为该臭氧生器提供可靠的空气预处理、空气露点监测及水中及环境中臭氧浓度监控等条件。
 
  ◇CD陶瓷板间隙氧气放电法则代表了臭氧生成技术的高水准,具有很高的臭氧产量和浓度、优异的能效比和无氮氧化物产生的优点,是大型、关键二次供水系统以及对水质安全有很高要求的理想选择。
 
图片
  展望
 
  在实际应用中,选择哪种臭氧产生技术应综合考虑水箱容积、原水水质、目标处理效果、运行成本、初始投资以及维护便利性等多种因素。
 
  对于一般性的水箱自洁需求, 185nm紫外线灯辐射空气产臭氧水箱自洁器可提供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案;而对于对水质有要求或处理水量大的场合,CD陶瓷板间隙氧气放电法无疑是更优的选择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