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光化学原理到工艺设计的核心考量
在紫外高级氧化工艺(UV-AOPs)的工程化应用中,其经济性与有效性的核心瓶颈,除了氧化剂及催化剂的投加量,往往在于光子利用效率这一根本性参数。从光化学第一、第二性原理来看,光子效率的理论计算效果比实际工程结果高很多,其巨大的差异在于光子的效率上。
深入探讨光子从产生、传输、吸收到最终引发氧化反应的全链条过程中的效率决定因素,并系统分析影响光子效率的关键环节,包括光源光谱与反应物吸收光谱的匹配度、反应器内光子场的空间分布与流体流场的耦合、废水基质对光子的竞争性吸收与淬灭效应等,有助于理解 UV-AOPs工艺,并针对性改进设计,为紫外线高级氧化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。
引言:为何要关注“光子效率"?

紫外高级氧化工艺(UV-AOPs),如UV/H₂O₂、UV/Cl₂、光芬顿、UV/O3/H₂O₂等,因其能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(·OH)等活性物质,在饮用水深度处理、再生水高品质回用、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然而,在工程实践中,普遍存在一个误区:将UV系统简单地视为一个能量输入单元,仅关注总输入电功率或粗略的“紫外剂量",而忽略了能量传递与转化的最核心载体——光子的命运:一个光子激活一个分子。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看,UV-AOPs的本质是将电能通过紫外灯转化为光子能,再由光子能驱动产生化学能(·OH等),最终用于降解污染物的化学能。在这一多级能量转换链条中,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。其中,“光子利用效率" 是连接物理输入与化学产出的最关键环节,它直接决定了产生单位数量·OH自由基所需的电能成本,亦即整个工艺的运行成本基石。因此,将设计理念从“功率导向"转变为“光子效率导向",是提升UV-AOPs工艺经济性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。

光子效率并非一个单一的指标,而是包含多个层级的效率体系。
这是第一层效率,指输入电能转化为特定波长紫外光子的效率。常用电光转换效率衡量,即输出紫外光功率与输入电功率的比值WPE,低压紫外灯(LPUV)在254nm处的WPE可达30-40%,而中压紫外灯(MPUV)由于光谱范围宽、热损失大,WPE通常仅为10-20%。新兴的UV-LED技术,其WPE正在快速提升,但在UVC波段,仍是当前未克服的主要挑战。
光子从灯管表面发出后,在抵达目标反应物分子之前,会经历一系列损耗:
石英套管透射损失:高纯度合成石英的透光率 UV254nm 通常>90%,但污垢会使其急剧下降。
水体背景吸光损失: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(DOM)、悬浮物(SS)、色度等会竞争性吸收或散射光子,有效光子通量随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(遵循比尔-朗伯定律)。
反应器壁面反射/吸收损失:反应器内壁的材料和设计影响光场的分布。
这是最核心的微观效率指标,定义为发生特定光化学反应的分子数与体系吸收的光子数之比。例如,对于UV/H₂O₂工艺,生成·OH的量子产率Φ·OH决定了每个被H₂O₂吸收的光子能产生多少个·OH自由基。Φ值由光化学反应的固有路径决定,理论最大值通常为1(一个光子引发一个初级反应)。在实际废水体系中,由于副反应和能量淬灭,表观量子产率往往低于理想值。
山东冠县自来水厂----双氧水+中压紫外线高级氧化技术,该项目的成功运行为我国《城镇给水紫外线高级氧化系统T/CAMIE01-2021》提供了实际案例支撑。
光谱匹配
让“好钢用在刀刃上",光化学第一定律(Grotthuss-Draper定律)指出:只有被吸收的光子才能引发光化学反应。因此,光源的发射光谱与目标反应物的吸收光谱的精准重叠,是高效利用光子的首要前提。比如 H₂O₂在200-300nm有较宽的吸收带,尤其对短波长(如200-280nm)光子吸收更强。因此,在水质透过率较差(UVT-254nm<20%),选择发射宽谱且富含短波紫外线的中压紫外灯(MPUV) 通常比主要发射254nm单谱线的低压紫外灯(LPUV)对H₂O₂的光解效率更高。 硝酸盐(NO₃⁻)的最大吸收峰在200nm附近。因此,能发射185nm真空紫外线(VUV)的特殊低压灯,对硝酸盐的直接光解具有独特优势。
优化策略
在工艺选择阶段,应测定目标污染物及预设氧化剂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光谱,作为选择光源类型(LPUV, MPUV, VUV 灯)的首要依据。
应构建均匀高效的“光-液"光化学反应器,这是光子与目标分子发生反应的场所,其几何设计直接决定了光子场的空间分布(辐照度场),而流体动力学特性(流场)则决定了光化学反应发生的概率,二者的耦合是提高光子效率的关键。
光程设计
根据废水紫外透光率(UVT)优化反应器厚度(光程)。对于UVT(如>70%)废水,可采用较长光程以保证光子被充分吸收;对于低UVT(如<20%)废水,必须采用短光程设计,以避免“中心暗区"现象,确保流体大部分区域能接收到有效光子。
流场优化
为了实现强烈的湍流混合,使所有流体微元都能频繁地暴露于高光强区(灯管附近)。计算流体动力学(CFD)模拟是优化流场、消除水力死区的强大工具。理想状态是接近平推流(PFR)与全混流(CSTR)的优点结合,即整体呈平推流以避免返混,局部通过湍流实现充分混合。
光子通量密度
高强度的局部光子通量有助于克服污染物分子向·OH生成点的传质限制,提升表观反应速率。MPUV的高辐照度在此方面更具优势。
未完待续~

